武汉公布287个应急避难场所名单
武汉公布287个应急避难场所名单
武汉公布287个应急避难场所名单
长江日报大武汉(wǔhàn)客户端5月10日讯5月10日上午,湖北省暨武汉市2025年“5·12”全国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教育(xuānchuánjiàoyù)活动启动仪式(yíshì)在武汉市黄陂区举行。活动主办方结合湖北历史灾情,设置了内涝处置(chǔzhì)、直升机紧急(jǐnjí)转移(zhuǎnyí)群众、山岳救援等(děng)20个演练科目。当天,有包括长江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对此活动进行全程直播,共吸引100多万人在线上观看。另有1000多人到仪式举办现场参加活动。(点击回看直播>>)
应急(yìngjí)救援人员列队参加演练。记者陈其雄 摄
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(dì)17个全国防灾(fángzāi)减灾日,5月12日至(rìzhì)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,主题是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——排查(páichá)身边灾害隐患”。为进一步提升我省(wǒshěng)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水平,增强全社会抵御和(hé)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,湖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、湖北省应急管理厅、武汉市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、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共同主办此活动;黄陂区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、黄陂区应急管理局承办(chéngbàn)此活动。
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,主办方(zhǔbànfāng)在活动现场循环播放了自然灾害(zāihài)防治工作宣传片,摆放了防灾减灾救灾宣传展板和(hé)防汛、森林防灭火、消防(xiāofáng)、地震等防灾减灾救灾以及应急救援装备。来自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,把防灾减灾科普手册发放给来宾,还给大家讲解了防灾自救互救知识。省政府办公厅相关负责人指出,要充分认清自然灾害的异常性、频繁性、极端性进一步(jìnyíbù)加剧的形势,要立足应对大灾(dàzāi)巨灾,加强灾害风险排查整治,深化防灾减灾宣传教育,着力提升基层识灾避险能力,最大(zuìdà)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(rényuánshāngwáng)和财产损失。
应急救援直升机参加演练(yǎnliàn)。记者陈其雄 摄
当天,武汉市应急(yìngjí)(yìngjí)管理局在(zài)活动仪式现场公布了全市287个应急避难场所名单,并启动“应急岛-小游戏”打卡活动,受到大家欢迎。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已将(jiāng)这287个场所的(de)(de)具体位置标注在小游戏内的地图上。市民只需在手机屏幕上轻点(qīngdiǎn)几下,就可以找到离自己最近(zuìjìn)的避难场所。当天,长江日报记者在新长江传媒大厦打开“武汉市应急管理局”微信公众号(hào),依次点击主菜单“应急活动”和子菜单“应急岛-小游戏”后“开始游戏”,并立即选择遇到“自然灾害”选项,手机屏幕上马上就显示出离此地最近的2个应急避难场所分别位于吉祥谷(gǔ)小区和武汉市第十三中学校园内。记者选择遇到“生活安全(ānquán)”困难选项时,显示的则是离此处最近的“119烈火英雄队或120救援队”位置。记者完成整个流程,费时不到1分钟。
在山岳救援演练现场,救援人员转运模拟(mónǐ)伤者。记者陈其雄 摄
武汉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(fùzérén)介绍,截至目前,武汉市有287个场所(chǎngsuǒ)适宜在(zài)灾害来临时改造(gǎizào)成应急避难场所。其中街道级紧急避难场所240个,区级短期避难场所44个,市级长期(chángqī)避难场所3个。市民可在街道级紧急避难场所避险的时长为1天以内,在区级短期避难场所避难的时长为2天至(tiānzhì)14天,在市级长期避难场所避难的时长为15天到180天。
紧急(jǐnjí)架桥演练现场。记者陈其雄 摄
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路街梅隐寺社区党委书记陈睿说,当天,梅隐寺社区众多居民参加了(le)“应急岛-小游戏”打卡活动。在玩(wán)这个小游戏的过程中,他(tā)与居民们很快(hěnkuài)就掌握了快速找到离自己最近的避难场所知识。
(长江日报记者陈其雄 通讯员陈浩 高(gāo)晶晶 程敏 李伟)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